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插队属于集体所有制,无需政审体检等手续,也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赴边疆除外),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
知青的贡献:
对当时的农村来说,知青的出现,就像一阵清风。知青的思想、知识、文化、素养和生活习惯都给农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文雅整洁、多才多艺的知青成了农村孩子的偶像,很多知青在农村学校教育、思想文化活动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农药配比、丈量土地、计算统计、机械维修等方面,知青们的知识也派上了用场。后期的恢复高考,知青的高涨热情也带动了不少农村青年,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因此改变了命运。知青带来的大范围的城乡交流,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罕见的。
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既带去了城市的信息和资源,也将农村的信息和资源反馈到城市。这种交流也是长期的,很多知青与自己下乡的地方建立了长期的联系。
标签: